高度近视者需警惕:眼底悄悄发生的病变信号

2025-08-08 爱眼小编 201

近视度数越高,眼球前后径越长,视网膜被牵拉变薄,就像吹胀的气球壁容易破损。高度近视人群的眼底可能出现视网膜变性、裂孔、黄斑出血、玻璃体混浊等病变,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一旦出现视力骤降、视物变形或黑影遮挡,往往已造成严重损伤。

常见的病变包括:视网膜周边格子样变性(易发展为裂孔)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(导致中心视力下降)、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等。这些病变的发生与眼轴长度、近视进展速度密切相关,遗传因素和不良用眼习惯(如长期近距离用眼)会增加风险。

早期发现是预防与治疗关键。高度近视者应关注以下信号:看东西时中心区域模糊、直线变弯、眼前出现固定黑影或闪光感。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,尤其是600度以上人群。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针对高度近视患者开设了专项眼底检查通道,通过眼底照相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(OCT)等专业设备,可早期发现视网膜变性、裂孔等潜在风险,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干预方案。

预防措施需贯穿日常:控制近视进展(如佩戴角膜塑形镜、使用低浓度 等)、避免剧烈运动(如跳水、蹦极)、减少眼部碰撞风险。若检查发现视网膜裂孔,可通过激光光凝封闭裂孔,防止视网膜脱离;黄斑病变则可通过抗VEGF药物注射等方法调理,保留有用视力。

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虽不可逆,但通过科学防控和定期检查,能有效降低致盲风险。保护眼底健康,从定期专业检查开始,让清晰视界伴随更长久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