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视会遗传吗揭开高度近视背后的遗传因素密码

2025-09-15 爱眼小编 244

在我国,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,但并非所有近视都相同。遗传性病理近视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特殊类型,患者往往在儿童期就开始近视,成年后度数可能超过600度,甚至达到2000度以上。与普通近视不同,它的本质是眼球过度生长,导致视网膜、脉络膜等眼底结构被牵拉变薄,就像吹气球过度会使球壁变脆,增加破裂风险。

这类近视的遗传概率不容小觑。若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,孩子患病风险约为30%;若双方均为高度近视,风险可升至50%-60%。值得注意的是,它并非单纯看不清,随着度数加深,可能出现视网膜裂孔、黄斑出血、青光眼等并发症,严重时可致盲。

早期发现是防控关键。建议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,从3岁起定期做眼科检查,监测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变化。日常生活中,每天尽量确保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,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,可延缓度数增长。

一旦确诊,需在专业指导下干预。目前常用方法包括角膜塑形镜(夜间佩戴,白天恢复清晰视力,延缓进展)、低浓度 滴眼液(需遵医嘱使用),对于进展迅速的患者,后巩膜加固术等手术方式也可考虑。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在遗传性近视的早期筛查、风险评估和综合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可提供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全程视力管理方案。

遗传性病理近视虽与遗传因素相关,但并非无法干预。通过科学防控和定期检查,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度数,避免严重并发症。关注家族视力健康史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让孩子的视界更清晰。